
面对疫情的反复无常,面对新冠“阴霾”不断重来,面对学校一个又一个的“紧急通知”,你的心情是否也随之在“跌宕起伏” ,时而平静,时而恐慌;时而期待,时而焦躁;时而抑郁,时而狂喜……
面对新冠反复无常,我们该如何应对?
心理老师想给你们说,不要害怕,不要恐慌,应对疫情掌握“三招”,并记着老师会陪你们冲出阴霾!
第一招 识别并接纳自己的一切情绪
疫情反复无常,它那变换的“模样”,不断变化的“形态”,"肆无忌惮”的情形,让我们焦虑不安,惶恐不安。仿佛似乎真的是“毫无办法”一样?!
“真的吗”?
这是所有障碍的惯用伎俩,同学们可能会被她吓着,如:担心封控,担心没啥吃,担心黄码,担心红码…...
老师想给你们聊的是:
首先,老师很理解你们的心情:因为老师们也曾一度被疫情“惊吓”、也曾焦虑,恐慌、烦躁过;
其次,我们出现种种的负面的情绪都是合理的,所以要识别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识别它:“我怎么了,我为什么会这样?”比如:反思并表达出来自己的情绪:“我这今天有些焦躁,恐慌,因为疫情闹得” 。然后接纳它:允许“焦虑,恐慌”等情绪的存在。
心理老师想给你说:任何情绪的出现都是正常的,它们没有好坏之分;而且任何一种情绪,当你允许它自然存在时 ,它的强度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乃至消逝。
第二招:生活节奏正常化,淡化疫情阴霾干扰
一个个的紧急通知,打乱我们原有的生活规律和节奏:
以前我们是线下教学,现在转为线上教学;
昨天可以在校园自由活动,今天就要被封控在宿舍;
我们是否感到措手不及,无所适从?
面对疫情的肆虐,要想更好应对,需要全国人民、全市市民、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同仇敌忾、共同应对。
除了听从指挥,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还必须尽量调适自己:保持正常、规律的生活节奏,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活动,按时睡觉。疫情防控下保持规律、有节奏地生活,是我们“冲破阴霾”的姿态,更是我们每个人战胜疫情的不竭力量。
第三招:掌握心理妙招,驱走疫情“阴霾”
01转移注意力法。
白天时,常用转移注意力法。当有不良情绪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使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去。
比如:我们已经意识到是疫情闹得我们心情焦虑,恐慌,所以我们平时特别是在白天,就尽量少提,少议论有关疫情的负面报道,因为越说我们会越不安。若我们与此同时经常做一些积极的、其他与疫情无关的活动:如整理内务,学习活动、娱乐活动等,疫情对我们心情的影响自然就会减弱。
02心理放松法。
晚上时 ,许多同学因为疫情休息不好,无法入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情绪焦虑引起脑细胞过于紧张,影响睡眠质量。老师建议你可以采用自我放松法,即松弛反应训练或自我调整疗法。通过反复练习,对缓解焦虑情绪就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或听一首舒缓的纯音乐。然后,专注自己的呼吸: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最后 让全身舒适并舒展,全身肌肉从头到脚由紧张到放松逐一体验慢慢放松的过程。反复练习,就会缓解自己焦虑心情,放松身心,尽快入眠。
03心理积极暗示法。
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对自身进行暗示,这种暗示对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有奇妙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既可放松过分紧张的情绪,又可用来激励自己。
面对疫情,作为一位大学生,要不断暗示自己: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听从学校指挥,服从抗疫命令,疫情一定会战胜,疫情阴霾必定会被冲散。
老师教你“心理妙招”牢记于心了吗?
抗疫路上,有你有我;一起携手,共战疫情。
老师会一直陪你在身边。